只是教學的方式不一樣.
有人己經習慣高中那種大量時數的學習方法, 到了大學就很難適應.
舉例來說, 高中數學課一個星期大概有六堂.
大一微積分正課四堂加上微積分實習兩堂, 也是六堂.
也就是說, 高三數學的上課時間跟微積分的上課時間一樣,
但是課程的難度一樣嗎?
以3學分選修課程來看, 一週3堂課, 一個學期18週,
算精確一點是50分鐘乘3再乘上18週, 45個小時而己.
也就是45個小時要學會一門專業科目.
拓樸學是一門專業科目, 統計學是一門專業科目, 複變數函數論是一門專業科目.
電子學, 作業系統, 這些都是一門專業科目.
你想像一下, 給你45個小時學會上面任何一門課程, 有沒有困難?
這45個小時還不包括點名與考試的時間.
講直接一點, 你在7-11打工5天, 每天10小時就超過45個小時了.
你就可以直接當店長了嗎?
當老師考量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, 課就會上得很慢.
那學生就會比較有學習成就感, 然後出社會就會被電, 再來哀嚎老師沒有教.
所以理想的情況是, 上課只講觀念與重點, 其他的要靠學生下課以後自己去想.
這樣可以在一個學期中cover到這門課的大部份內容.
但是進度會很快, 有的學生會覺得, 怎麼低頭吃個雞排, 就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了?
然後繼續吃雞排, 後面越聽越難懂, 就上PTT抱怨老師不會教.
上面的情況能不能改善?
可以, 全班的程度都一樣的時候就可以.
怎麼讓全班的程度一樣? 減少每班修課人數並且多個老師開同一門課.
要這樣做, 教師人數大概要兩倍, 所以不可能.
在大學裡, 我們假設大學生是會獨立思考, 會獨立學習的人.
理想情況是,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說明一個理論,
然後大學生對這個理論只有一點概念, 他不確定自己真的懂了,
所以去圖書館查相關資料弄到懂, 順便找到其它相關的理論,
帶著這些資料, 去找老師討論, 最後他全盤了解.
大學老師的價值不在於會不會教書.
但是呢, 如果你找到相關資料去找老師, 結果他三兩下就被你考倒,
那這個老師才是真的沒有價值.
當他對這個領域的專業程度不夠, 又不去補強, 這個老師就沒資格開這門課.
回到現實狀況, 會來問問題的有幾個? 沒幾個嘛.
既然學生那麼弱, 老師根本沒有需要進步的壓力啊.
總結, 大學依然是學習的地方, 只是學習的方法跟高中國中不一樣而己.
如果一個大學生在畢業以後,
對學習新知識的態度依然只限於「老師教什麼我就學什麼」,
那真的是可惜了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